- 图书介绍
- 读者评价
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论著。其内容由二十一颂组成,着重论述“唯识无境”的理论,对我国的法相宗(唯识宗)有绝大影响。唯识的认识论,就是由识分成“见分”(认识的主体,亦即认识的能力或作用)及“相分”(认识的客体,亦即反映在主观上被认识的形相),然后由见分去认识相分。此时的经验,可以给阿赖耶识造成新的印象,形成新的种子。世界万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的显现,故说境依识起,唯识无境。
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论著。其内容由二十一颂组成,着重论述“唯识无境”的理论,对我国的法相宗(唯识宗)有绝大影响。唯识的认识论,就是由识分成“见分”(认识的主体,亦即认识的能力或作用)及“相分”(认识的客体,亦即反映在主观上被认识的形相),然后由见分去认识相分。此时的经验,可以给阿赖耶识造成新的印象,形成新的种子。世界万物只是阿赖耶识内藏的自性各别的诸法名言种子的显现,故说境依识起,唯识无境。
总体评价
您的评分: 分
共有 0 条评论